制定 vi 设计使用规范,关键是把 “能做什么” 和 “不能做什么” 说清楚,让团队用起来有章可循,又不至于束手束脚。
先从核心元素的 “底线” 划起。logo 得写明各种 “禁止项”:不能随意拉伸变形,比如原来的长宽比是 3:2,就标清楚 “缩放必须保持这个比例”;不能加多余装饰,像阴影、渐变、边框这些,除非规范里特别允许。再把 logo 的不同版本列全 —— 横版、竖版、简化版、反白版,分别标注适用场景,比如名片用横版,工牌用简化版,深色背景必须用反白版。
颜色规范要给 “具体数值”。主色、辅助色都得标清 CMYK(印刷用)、RGB(屏幕用)、Pantone 色号(特殊材质用),避免不同设备显示色差太大。举个例子,主色是深蓝色,就写 “CMYK: 100,80,0,30;RGB: 0,51,102”,再附一张色卡图,直观明了。还要提醒哪些颜色不能搭配,比如主色和某个辅助色叠在一起会显脏,就明确标注 “禁止同时使用”。
字体使用得 “定死范围”。列出品牌专用的标题字体、正文字体,注明商用授权来源,避免侵权。规定不同场景的字体大小,比如官网标题不小于 24 号,产品说明正文不小于 12 号,保证易读性。如果用了特殊字体,最好附上字体文件,方便团队统一安装。
应用场景要 “举例子”。把常用物料(名片、信封、工牌、海报、社交媒体封面)做成模板,标上 logo 位置、字体型号、颜色搭配。比如名片模板上,logo 距离边缘必须留 5 毫米,姓名电话用指定字体,背景色只能用主色或白色。再附一些错误案例,比如 “logo 被截断”“用了非指定字体”“颜色偏差太大”,对比着看更清楚。
最后留 “灵活空间”。辅助图形可以设计几个变体,说明 “可单独使用,可组合使用,可调整大小但不能改变图形结构”。比如辅助图形是圆点,就写 “可单个用在角落,可排列成边框,直径最小不小于 5 毫米”。再加个 “特殊场景说明”,比如遇到没涵盖的新物料,该找谁确认用法,避免团队擅自改动。
规范不用写得太复杂,像本操作手册就行,图文结合,重点标红。团队拿到手,一看就知道 “这么用是对的”,品牌形象才能一直保持整齐。
尼高vi设计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的vi设计、品牌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的深圳vi设计公司,拥有丰富的品牌vi设计、企业CI设计经验,详情可查看的品牌vi设计升级案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原作者的观点,除了已经标注原创的文章外。文章中出现的商标、专利、图片和其他版权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如文章中图文有侵权或者错误信息,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在确认后的24小时内删除。本网站之声明以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深圳市尼高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所有。